我始终相信,无论在哪里,有什么职位,做什么工作,如果内心没有足够的动力、期盼与爱的话,一个人是无法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或者说,没有幸福感。

最近读完了《幸福的方法》,对书中一段话非常有感触:"忙碌奔波型是未来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而虚无主义型则是过去的奴隶。"在运营商工作的我们都经历过从通信业黄金十年带来的"金饭碗"、行业遭遇"高原平台期"的铜饭碗,甚至全社会"人人得而诛之以后快"的"纸饭碗",无论是企业还是身处其中的个人,都在感受着巨大的压力与阻力。
于是,一些人选择了"享乐主义"式生存,日复一日在单位混日子;一些人则选择了"虚无主义"式生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还有一些人选择"忙碌奔波"式生存,开不完的会、做不够的汇报、写不尽的方案,虽终日忙忙碌碌却无所作为。正是如此,才有了我上篇文章中写到的"四种人"——那些想走又能走的人最终选择了离开这里,那些想走却不能走的整日抱怨体制,那些不想走也不能走的昏昏度日,剩下那些能走却不想走的痛苦挣扎……
一、运营商正在经历什么?
借用双城记那段经典开场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运营商这样天生依靠人口红利、规模红利的传统企业,未来的日子或许并不好走。无论是从媒体的口诛笔伐,还是用户的人人喊打,亦或是员工的纷纷出离,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这个行业早已从大象快跑的“神坛”跌落,变得迟钝、缓慢甚至有些狼狈了。
可十年前绝不是这样。三十年前更加不是。
《大跨越:中国电信业三十春秋》的开篇语这样写道:从经济瓶颈到社会先导,从全球末游到用户总量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电信业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大跨越!这一切是怎么得来的?这本生动再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通信业辉煌历程的着作选择了两个有意义的时间点,1978年跟2008年,前者是中国正式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的关键一年,而后者则是代表了通信业黄金十年的关键一年。
字里行间都可以读到中国通信业经历过怎样的辉煌,可以感受到从业者那种由衷的自信与荣耀。时代巨变,昔日巨头创造了比以往更加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却在政治地位以及行业形象上连连败走麦城。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谈论运营商,你想到了什么?是财务报表上无比闪耀的光辉业绩,还是面对行业内外竞争暗战的困惑焦虑;是建成一张张4G、4G 网络的骄傲欣喜,还是管道化、低值化、边缘化的郁闷心酸;是对KPI下多少就能完成多少的自信得意,还是对基层不断涌现离职潮的始料未及。
是运营商真的做错了什么吗?可能并不是。
放眼看看这个时代吧!这是一个在和同行不断抗衡,却无奈被OTT抄了后路的时代;一个到处充斥着机会,细看时却满目危机的时代;一个传统大机构失势瓦解,个人自由连接全面崛起的时代……
这是一个唯变不破的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竞争对手变了、游戏规则变了、用户习惯也变了,曾经习以为常的一切突然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话音、短信这些传统业务正在加速下滑,流量虽然成为新的增长点,却不得不面临着“提速降费”的巨大压力。可以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运营商像是被困的巨兽,想挣扎却又充满无力感,想改变却又害怕不确定,想突破却又找不到突破口……
唯一的方法大概就剩下三个字:豁出去。
二、运营商该怎么办?
对于眼下的运营商来说,出路无非两条,要么精耕存量客户,挖掘更大的价值点;要么开辟新市场,寻找行业的破局地。关于精耕存量市场,已经有太多这方面的文章,这里不再赘述。我想重点谈谈新市场。
1.新市场在哪里?
日前,互联网教父、科技商业预言家的凯文·凯利在斯坦福大学进行长达3小时的分享,畅谈他对未来20年重大科技商业潮流的见解。我对其中一个观点很感兴趣,他说不管你现在做什么行业,你做的生意都是数据生意。
数据!
无论是风生水起的移动互联网,还是改变世界的芸芸众生,他们都在通过运营商的网络来获取信息。
2014年三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大数据产业推介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主题演讲中发表了他的观点——“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IT时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而DT时代,它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
我们都知道,今年的双11全球狂欢节中,阿里巴巴天猫用时不到12小时就打破了去年创下的571亿元的交易额,最终将记录锁定在912亿,其中无线交易占比71%,全球产生成交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5个。
巨量交易额的背后是什么?是阿里越来越强大的供货和物流系统?还是传统零售业的全面没落?其实都不是的。我以为这背后体现了阿里巴巴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在这样的购物节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商家要备多少货?而这可以通过平台历史销售大数据,预测货品需求,为商户提供库存依据,提升库存效率和有效性。
而在百货商店时代,购物数据只有通过人工才有可能统计完并且不一定准确,但是阿里巴巴会把每个人的历史购物和浏览数据都留在云上。因此,淘宝可不光是一个电商平台,更是顾客的大数据平台。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涂子沛在讲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举了一个更容易理解的案例:请你预测全国哪些地区会有更多的二孩出生?按照传统的数据统计,估计只能依靠人口普查、各地市区县统计部门的层层上报,不但会有偏差而且还会滞后。而在阿里巴巴,只需要统计哪些区域的孕婴用品销量激增就可以了,不但真实而且更加便捷。
运营商也是一样的。你以为运营商只是通信管道的提供者?其实或许还是信息适配的服务商。在过去,我们使用的文件、文件夹、桌面这些东西都是停留在本地的。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最好的备份工具大概是移动硬盘或者是蓝光光盘之类的东西。而进入网络时代之后,数据就出现在网页上、链接里。现在的云上有标签、有流量、有新闻,还有各种各样我们需要的信息。云、数据化才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要知道,这些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运营商的网络传输的,就和从淘宝上销售的商品信息一样,除了信息本身,它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或许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于是,将合适的信息主动推送给需要的人,就是运营商能提供的大数据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