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on Supply Store(以下简称Salon)侵犯的相关专利涉及UV LED制造工艺及应用领域,包括产生紫外线的EPI技术、FAB技术,组件的封装技术以及固化技术。美国Salon公司通过亚马逊、eBay等大型网购平台出售相关侵权产品,并获得巨大利润。
首尔Viosys 3月18日向美国佛罗里达州联邦法院提出制止侵权申请,要求美国Salon公司禁止出售、分销相关UV应用产品以及专利侵权验证。首尔Viosys正在构建广泛的专利组合,从UV LED组件到各种应用系统,计划从此次诉讼开始,对那些侵犯其知识产权的公司进行强有力的追究,积极保护那些专利产品。
首尔Viosys UV研发中心副总裁Yeojin Yoon表示,这次诉讼仅仅是个开始,将继续对那些已经确认侵权的同行企业及UV完成品制造商采取强劲的法律行动。
晶元光电 VS 光鋐科技
台湾LED厂商晶元光电耕耘光电半导体领域多年,拥有包括四元高亮度LED芯片(Ultra-High Brightness LED Chip)等先进制造技术与完整专利布局,在红外线LED领域居领先地位,由于竞争同业不愿投入研发成本,不尊重智慧财产,以未取得授权、侵害专利之方式,将涉嫌侵权的产品提供给中下游客户,晶元光电于2016年1月8日正式向台湾智慧财产法院提出诉讼,控告光鋐科技之LED产品如型号“BN-D4242J-A3”、“BN-D4242E-A3”等红外线LED芯片侵害晶元光电所拥有包括台湾发明第141155号、第170789号、第202662号及第I283031号等4项发明专利。
知识产权为产业发展之根本,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源头,晶元光电表示期望透过正式起诉以主动维护企业与股东权益、扞卫员工心血。对于是否仍有其他产品或业者侵害晶元光电拥有之知识产权,晶元光电正持续调查及关注,同时也呼吁各界尊重智慧财产,切勿使用侵权产品,以免误用后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与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LED企业有何对策
目前上游芯片核心技术仍然主要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使用国产芯片的产品出口很难避免受到巨头的围剿,出口向发达地区时,灯具设计、使用侵权的芯片等,都可能面临极大的风险。然而,面对上述的因专利问题可能引起的诉讼风险,国内企业又有何应策?笔者为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及思考:
第一,国内巨头LED企业可以透过海外并购获取专利权,如木林森通过收购欧司朗光源业务LEDVANCE公司,将获得欧司朗覆盖全球150个国家的销售渠道和品牌使用权,这不仅能提升企业利润水平,同时也能开拓海外市场。
其二,国内企业也应该奋发自强,以华为在通信行业的发展为榜样,在重点领域加强投资,杀出一条血路。
第三,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整体应对,点面结合,进行全面反击,以此寻找突破的可能性。
总结:LED专利诉讼与日俱增的背后,无疑是LED产业利益的博弈。而随着LED照明步入发展黄金期,全球的LED大型企业无不加紧运用专利这一武器掌握市场主导权,专利战也将呈常态化趋势。我国企业不妨发挥自身处在产业下游、密切联系客户、熟悉国内LED照明市场发展近况的优势,通过市场引导技术研发,不断开拓LED照明技术的新应用领域,并迅速占领该应用领域。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