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光电产业 > 正文
解读中国液晶面板线大跃进迷题:舶来的赌局
[发布时间]:2013年1月15日 [来源]:家电网 [点击率]:3173
【导读】: 有人说中国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今日的规模是在与日韩的技术竞争中追赶出来的,也有人说是被长期的专利和成本遏制给逼出来的,就象公众对改革的认知一样,对于中国企业巨资投入液晶面板产业是否明智,各方评价同样莫...

此外,在时下液晶面板清晰度差别已非肉眼能够分辨的条件下,新面板市场显然也没有那么快替代液晶面板的基础条件,面板行业的产能过剩并不明显。

显然,不论是产能消化还是产能过渡,乐观者仍然在坚持着国产面板的成就感。

与各方力挺国产面板行业不同的是,作为国内面板企业的龙头,京东方在A股市场与投资者眼中,却有着另外一种景象。

据了解,多年来,A股上市公司京东方亏损年份远多于盈利年份,背靠几大国有银行的支撑,数年间已融资超过了270个亿。

自京东方踏入面板行业,连年亏损导致数百亿元的投资迟迟未能见到投资收益。2012年京东方再开投资闸门,投建于合肥与重庆的8.5高世代液晶面板线项目预计投资金额将达到约600亿元。

投资、亏损、融资、再投资,投资者对于京东方的不满情绪随着合肥与重庆两条8.5代线的立项日渐高涨。

挺郎派认为,面板显示技术仍集中于日韩企业,京东方、TCL等国内面板企业缺乏行业核心技术,总是尾随外企步人后尘,盈利前景一直不太明朗。

尽管时下京东方的股价仍低于其净资产,上升空间仍然较大,但对于投资者而言,京东方的亏损使其不得不考虑长期的入局风险。

即使短期收益有望,风险同样超出普通上市公司。

不更新生产线,产品跟不上要死,更新生产线,固定资产投资大,回收期长,在产品更新速度极快的面板行业一样面临极大风险,摆在国内液晶面板企业眼前的路并不宽敞。

国内对于京东方等国产面板企业的期望是打破三星、LG等外资企业的垄断地位,并借此在全球面板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按照京东方总裁陈炎顺的说法,全球的液晶面板项目都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一条8.5代线,投入起码在250亿人民币以上,三星、LG、友达、奇美这四家的投入都是千亿美元以上。

尽管是这样,批评者仍然认为,京东方、TCL等国内面板企业的投资扩张是过于盲目的。

相关市场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台厂8.5代线在未满产的状态下,全球面板市场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京东方合肥与重庆8.5代线、熊猫十代线加上三星苏州8.5代线投产后,全球面板供大于求的状况可能大幅加深。

此外,国产面板企业与国际新技术衔接较慢,不注重研发自身产品,缺乏创新和品牌影响力。

然而,在京东方看来,关于国产面板核心技术的问题并不如外界猜测的那样不堪一击。

按照京东方的说法,尽管与三星、LG在综合技术能力上差距大,但在核心技术领域,尤其是在氧化物等核心显示技术领域,京东方在氧化物半导体、AMOLED技术上的相关专利已超过2000项,水平并不差。

藉此,力挺国产面板企业的人士认为,新一代面板技术与现有TFT面板生产线具有技术上的重合性,京东方的战略布局,无论从地域、规模还是技术上都是有前瞻性的。

尽管如此,郎咸平的炮轰所引起的大范围争议仍然足以反映出投资者与股民对于京东方、TCL等国产面板上市公司的投资忧虑。

多年来如此大的投入却长年陷入亏损,2012年投资者刚刚看到京东方盈利的曙光,而三星、LG等外企面板厂商却又纷纷推出OLED面板和电视新品,2013年的CES展即是外资企业发展新面板产业的明确信号。

虽然京东方、TCL等国内面板企业多次获得地方政府或政策性扶持,但在目前国内液晶面板企业盈利仍然比较困难的处境下,日韩企业新面板技术的发展显然已经给国内面板企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压力,这种压力也给面板企业的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波动。

11年来的亏损,京东方投资每增大一回,股民意见即随之高涨一轮。除了技术上的差距,长期看不到投资回报,这令投资者感到困惑。

承受资本市场的重重压力,兑现对投资者的回报期望,京东方、TCL们的面板故事讲得并不轻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