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 正文
3D打印挣扎盈亏线:成本巨大 国内基本无市场
[发布时间]:2013年7月3日 [来源]:搜狐 [点击率]:3413
【导读】: “如果3D打印真有用,我的‘郭’字倒过来写。” 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的公开放言,正映衬着全球热炒的3D打印在目前国内商业化应用领域,不及想象中美好的“尴尬”。  7月2日,在逼仄的车间里,武汉滨湖机...

宁指出:“目前,我们基本完全掌握这些技术,但市场需求量尚未完全释放。”
  颜永年也认为,最适合3D打印企业生存的土壤,应该是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即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

且全民在教育、动漫、艺术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增强后,才能让3D打印技术的市场范围扩大。
  但与从业者最初的寂寞相比,如今的3D打印行业毕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市场需求也正在放大。
  “我们的感觉很明显。”周建国举例道,有香港理工大学想与其合作打印房子,还有客户想找他们打印巧克力,甚至

一些航天航空领域方面的需求量也开始加大。公司已计划在武汉再拿一块地,扩大生产规模。连宁也认为,今年行业增幅

可达20%-30%。
  “经过去年国际和国内的炒作,当前的中国3D打印市场已被催热。”连宁介绍,随着SDM(形状沉积成型)技术变成开放

式,从业者只需订购全套零部件进行拼装,就可从事3D打印业务。这拉低了行业准入门槛,自去年下半年来,有不少民间

资本涌入3D打印行业。目前,国内大多数3D打印企业都与风投接触过,紫金立德所接触的就不下几十家。
  不过,资本追逐的是快钱。“2010年年初,欧洲一台小型打印机售价一般在2.5万欧元左右,行业毛利率约在50%左右

。但如今,很多设备降价至1万多欧元,行业毛利降至20%左右。”连宁告诉记者,“因此,当这批资本赚一笔后,今年以

来又逐步从市场上退出了。”
  周建国向记者反思道:滨湖机电开拓市场的方式相对传统,主要靠参加行业会议、人际推广为主,但今年来实施效果

不够理想。目前,受限于资金压力,公司接到订单后得等到客户缴纳定金后再购买材料、生产、出货等,交货周期一般达

到4个月以上。“如果合理解决资金,公司开拓制件业务后,市场前景更广。”他说。
  连宁则认为,目前困扰3D打印企业的因素,还包括打印材料的限制。“未来市场需求会更多元化,会涉及民众工作、

生活各个方面所需要的材料。但目前,专业从事材料研发的企业并不多,经常遇到材料供应商的困难。且数据获取也是3D

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但目前这方面的市场基本也没形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