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销量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汽车电子化、智能化、车联网化的发展趋势,都为汽车电子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德勤测算,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规模将达到2348亿美元。那么,面对这一庞大却有着不低门槛的市场,磁性元件企业应如何进入?已涉及这一领域的企业又该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

汽车电子市场持续增长
近年来,全球汽车销量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的数据,2006-2014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从6922万辆和6837万辆增加至8974万辆和880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30%和3.21%。
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我国汽车产业也取得较大发展,汽车产量在全球汽车产量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6-2014年,我国汽车年产销量分别从728万辆和722万辆增加至2372万辆和2349万辆,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91%和15.89%,保持快速增长趋势,远超全球平均水平。产量占比已从2006年的10.52%增加至2014年26.43%。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大国。
节能环保已成为近些年来制造业的主流,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9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28324辆,销售28092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2.2倍。1-9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44284辆,销售136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0倍和2.3倍。中国9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1%,1-9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0.3%。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 年电动汽车将占世界汽车销量的30%。
随着经济、道路、能源等条件的持续改善,未来中国汽车保有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汽车电子化、智能化、车联网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都将促进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根据德勤测算,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规模将达到2348亿美元,2012-2016年复合增长率为9.8%。201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总规模同比增长13.8%,达579.2亿美元。预计2015-2016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13.4%和12.7%,分别超过650和740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汽车电子新蓝海
在新能源汽车中,汽车电子占成本比例更高,对汽车电子需求拉动已强于传统汽车。

凯斯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车载电源、传感器等汽车电子设备系统的美资企业,目前在欧美市场占有率达95%,其电子电力设计工程师张慧星谈道,传统汽车在电子电器方面的技术已达到一个顶端,企业要发展只能从数字性、智能型、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突破。
上海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生产汽车排档及手球为主,工程师刘年兵谈道,随着汽车电动化的趋势,目前该司的开发重点在与电动汽车匹配的电排档、电手球等产品上,“我们的排档也想告别过去的机械式,往电控方向走,手球也一样。”
据调查,开发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大多数汽车电子企业及磁性元件、磁材企业的重点项目之一。
南京新康达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其总经理赵光在谈到汽车电子市场状况时称,最近注意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2020年规划了500万辆电动汽车,这需要配套相应的充电设施,再加上国家产业政策正在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因此很看好新能源汽车电子市场。“另外,我们做充电站(桩)相关的电源客户现在也都在加速开发产品,充电桩市场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赵光谈道。
浙江天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从事磁性材料、磁电子器件等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该司磁材总经理张瑞标也认为汽车电子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对软磁材料的需求很大,但这一需求是渐进式,并非井喷式。
挑战与机遇并存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正逐渐由机械系统向电子系统转换,目前汽车中使用的电器和电子产品原件占汽车总成本的比例已从25%提高到40%,再加上汽车电子化程度持续提高,成为汽车电子行业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智能化、节能化和车联网化成为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势必会使这一占比进一步提高,推动汽车电子万亿级市场不断扩大。但同时,这些发展趋势也对汽车电子及元器件、材料等的使用性能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