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产品动态 > 正文
改变你的世界观 3D打印界五大“首次”
[发布时间]:2016年6月20日 [来源]:3D打印网 [点击率]:2266
【导读】: 从近期的系列报道中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在全球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虽然还未普及,但它创下的无数个“第一”已经征服全人类,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医学界,医生靠这一技术让将死之人脱离了生死线,也令肢体残...

  Mercury可以使用几乎任何镜头,可以使用众多厂商出产的各种相机后盖,可以在35mm到4x5英寸区间通过胶片或者数字进行几乎任何形式的拍摄。而且,该相机也能拍摄快速胶片,如宝丽来或富士原装版本,并通过合适的镜头和手动控制获得更高质量的照片。
  世界首个3D打印定制人工椎体植入术成功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功为一名骨科脊索瘤患者切除五节段脊椎肿瘤,并利用世界首个3D打印多节段胸腰椎植入物完成长达19厘米大跨度椎体重建手术。据悉,袁先生所患为脊索瘤,这是一种恶性肿瘤,侵犯范围非常广,其胸椎和腰椎共五节脊柱都受到了侵蚀。从医学上讲,这种情况,只有通过手术把五节椎体上的肿瘤全部切干净。但五节脊椎拿掉后,如何支撑?
  “这种情况,过去常常使用钛网内填入自体或异体碎骨作为椎体间支撑器材,但钛网一旦移位,压迫脊髓,患者就会瘫痪 。再有,钛网呈笔直的圆柱状,与脊柱‘S’形的生理曲线并不匹配。”患者主刀医生、获得CFDA注册认证3D打印人工椎体研究团队负责人刘忠军教授表示:“如今有了金属3D打印技术,就可以依照患者的解剖结构,制造出一枚与五节椎体形态与长度相仿的人工椎体。人工椎体优势显著,首先,将其放到切除病变后的相邻椎体之间,能起到可靠的连接和支撑功能。同时利用金属3D打印人工椎体在结构上可以任意设计的便利,专门设计出其与后方内固定结构之间的连接,这种前后连成一体的装置使稳定性大大增强,在力学性能上达到了质的飞越。有了这样的固定方式,术后患者很快便可以下床活动,而人工椎体更大的优势是被制成微孔结构后,形状可像海绵一样,类似骨头中有了‘骨小梁’ ,这种‘骨小梁’可帮助相邻正常椎体的骨细胞长入其中,最终二者融为一体,从而实现骨整合。”

  据悉,自200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3D打印技术引入骨科领域以来,经过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历经多年的研制及临床观察,今年5月6日,全球首发金属3D打印人体植入物——人工椎体诞生并获CFDA注册批准,标志着在3D打印植入物领域,我国已居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制造将造福更多患者。而产品国产化后也将打破国外产品对高端市场的垄断,大幅降低价格,为患者节约大笔医疗支出,对推动整个3D打印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敬请关注微信号:dzbyqzx)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器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x”,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