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卫清也指出,国内3D打印技术还需要在几何图形优化、描绘和材质贴图、对切割和中空部件做打印准备、支持任意三维软件生成的数据和对超大模型的自动分段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而在应用方面,刘玉峰认为,当前3D打印的相关产业成熟度还不足。短期看,3D打印的主要推广障碍在于使用成本,除了机器的初始购置成本,还包括耗材、后续处理设备、安装及使用培训及后期维护保养等成本。同时,3D打印的速度和精度相较传统机械加工尚有不足。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国际上众多厂商及科研机构对3D打印各环节的深入研究,材料、打印精度、可靠性等逐步成熟,影响3D打印大规模应用的障碍有望被克服。
由此,刘玉峰指出,在3D打印普及前的这段时间,我国应抓紧研发相关技术。一是材料方面,应该在打印材料的多样化,成型件的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性能等方面下工夫钻研;二是软件方面,应该进行针对性开发并加快产业化进程。
国内主流的CAD公司纷纷表达了对3D打印技术的关注,但同时也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在国内还处在萌芽阶段。北京数码大方市场部总经理杨维明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虽然3D打印是近年来出现的技术和应用,但是国外发展很快。国产三维CAD目前部分功能与国际同行业水平相似,并在适合国人操作习惯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然而3D打印在国内还没有应用市场。
3D打印机的出现为数字制造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有人提出3D打印机将可能改变世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认为,3D打印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技术。要正确认识它所带动的这一场技术变革、产业变革和工业体系的提升。信息技术,包括3D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应用、渗透、融合、变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