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国家布局4G移动市场外,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对移动终端的补贴政策也是促进市场的销售规模,但也给电信运营商造成了巨大的财务负担。目前,电信运营商取消移动终端补贴是大势所趋,移动智能终端将有更多的创新技术来降低成本。
2、政策红利对中游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的平板显示产业中,中游的液晶面板产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众所周知,液晶面板是显示器、液晶电视和平板电脑等众多IT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本占据这类产品的80%以上。而液晶面板产业是一个典型的投资高、技术高、风险高的三高产业,且产业周期短、技术更迭快,让企业背负着巨大的折旧成本,动辄上百亿元的投资不是单个企业所负担了的,而国家和政府在扶持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就不得不为企业考虑资金、税收等各方面的支持。
由于国内厂商在液晶面板产业方面缺乏技术和政府有力支持,在大尺寸液晶面板领域失去话语权,终端彩电厂商长年处于严重依赖进口的状态,被迫花费巨资从韩国、台湾、日本厂商手里采购液晶面板等关键零部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液晶面板的进出口逆差自2004年以来显著增加,到2008年达到峰值的217.22亿美元。以2010年为例,当年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超过46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1569亿美元)、石油(1351亿美元)和铁矿石(794亿美元)。
液晶面板产业作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三高产业,正是发达国家得以占据产业链高端的“天然壁垒”,而中国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要努力突破这些壁垒,才能与竞争对手一较高下。从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的半导体工业起步时间,只比美国晚了10年;液晶面板起步时间,也只比日本晚不到10年,然而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与美国、日本,在半导体和液晶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被更晚进入这些产业的韩国和中国台湾远远甩在后面。除了外国技术封锁、投资决策迟缓、投资强度不够、产业基础薄弱等原因外,各级政府在电子产业发展政策上“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决策失误,需要负很大的责任。 各地政府“以市场换技术”建立合资企业,却很难摆脱外资企业对于技术、资本、市场的控制;又因自身惰性,使得这些企业进一步失去了自我升级的能量,只能沦为外资厂商的傀儡。缺乏具备独立竞争性的上游电子企业,使得中国人在这个飞速巨变的庞大产业中,失去了得以维持技术进步的“学习平台”。下游配套企业在失去上游龙头企业牵引下,难以靠自身力量取得单独突破。而外国企业又绝不可能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这使得中国整个电子产业链的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远。在技术出现“代差”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难以像传统产业那样,靠成本和规模优势取胜。而外国企业在占领中国市场后,依靠从中国市场获取的巨额盈利,进一步增强了其对中国企业的压倒性优势。
国内液晶面板产业发展日益成为国家经济中的绊脚石,这一不利局面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球液晶面板价格崩盘才有所缓解。为了突破产业困局,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扶持液晶面板发展的专项政策。从2009年起,国内液晶面板企业逆势扩张,打响了产业反击战。这几年,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为首的本土面板厂商开始发力,国产液晶面板企业的产值和覆盖率呈高倍爆发式增长。据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国内以液晶面板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达1070亿元,,同比增长44.6%,本土液晶电视面板自给率超过35%,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1.4%。液晶面板产量208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7%,销售量2085万平方米,全行业实现满产满销。据海关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进口液晶面板495.77亿美元,同比下降1.44%;出口358.55亿美元,同比下降1.1%;贸易逆差已降至137.21亿美元,比2012年减少了2.32个百分点,贸易逆差额缩小到2004年以来的最低值。
液晶显示产业关系到国家战略,对于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强国意义重大。作为一种高投入、高回报、技术含量高且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的项目,液晶面板的投资需要国家的强力扶持,才能持续发展。这方面的以韩国政府表现尤为突出。在上世纪90年代,液晶产业的第二次十年的衰退期,韩国政府从国家利益高度出发,整合产官学资源,集中财力支持三星、LGD等龙头企业,逆周期投资液晶显示产业,并一举奠定了韩国FPD产业在全球内的领先地位。韩国的液晶面板产业发展模式就需要中国政府加以借鉴,发展本土的液晶面板产业。
相较于日本、韩国而言,我国液晶显示产业起步较晚,基础依然薄弱,产业布局相对单一。国家和政府出台一系列地政策支持本土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我国非常重视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已将其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列为“2006年至2020年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最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200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连续三年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专项重点包括彩电整机、平板显示面板模组、平板显示关键配套件及材料和平板显示专用制造和测试设备。同年4月,《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将TFT-LCD液晶平板显示列入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2010年初,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2010-2012年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规定将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的审批权收归工信部和发改委,并对8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线进行重新审查;2012年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在创新方面提出,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5%;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累计总量达到130万件左右;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关键元器件、重要电子材料及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集成电路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近30%,芯片制造业规模生产技术达到12英寸、32/28纳米工艺;平板电视面板自给率80%以上;建立完善TD-LTE产业体系。工信部同时发布了《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十二五”规划》《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十二五”规划》等三个子规划。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表明了政府对发展TFT-LCD产业的积极扶持态度,显示出该产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