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电脑周边 > 正文
中国机器人产业经历了哪些起承转合?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3日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点击率]:3105
【导读】: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项目工程师王鸿飞还在北京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的办公室里忙碌着。他所在的公司是从去年起进驻创新园的20多家机器人企业之一,因为公司“订单接连不断”,王鸿飞要舍弃假日盯着项目。创新园...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项目工程师王鸿飞还在北京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的办公室里忙碌着。他所在的公司是从去年起进驻创新园的20多家机器人企业之一,因为公司“订单接连不断”,王鸿飞要舍弃假日盯着项目。创新园的另一端,工人们还在施工、布置场馆,不到半个月,这里将迎来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

  机器人医疗运输无人机

  如果将时间轴拉到30年前的1986年,这里还是老字号国企北人集团的印刷厂厂址。那时,国家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国机器人产业化就此拉开序幕。

  今天,中国产业结构已经迎来质变的转型机遇期,这中间隐含了怎样的时代变化?中国机器人产业又经历了哪些起承转合?

 

  ①探寻皇冠上的明珠

  在2015年出版的《与机器人共舞》一书中,身为《纽约时报》高级科技记者的作者约翰·马尔科夫提到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对话。约翰指出,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对中国等新兴制造业国家的社会稳定构成威胁,中国将会遭遇失业危机。而卡尼曼则反驳道“你没有抓住问题的精髓……机器人进入中国的时机其实恰到好处”。

  约翰后来承认:事实证明,卡尼曼是对的。

  实际上,早在1981年左右,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已经开始研究机器人项目,当时,机器人在日本也不过发展了10年。

  1986年“七五”计划时期,国家组织专家对国际机器人技术进行跟踪研究,用业内专家的说法,很长时期我国机器人研究都处在“技术攻关”阶段。

  直到2011年“十二五”规划,国家再次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提到重要位置。彼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随之而来的,则是中国进入机器人需求加速增长的临界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5,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5年,中国市场共售出6.6万台工业机器人,连续3年位居全球市场首位。

  与约翰的预测相反,中国正积极拥抱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并利用由此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

  “一要符合国家战略,二要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要求,三要有市场需求,四要企业自身拥有资源条件。”这是当传统印刷业呈现衰落迹象需要转型的时候,北人集团对转型方向的基本判断。

  对于中国,发展机器人有如探寻“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影响将极为深远。

  ②“蛋糕”变大了
 
  长期以来中国的机器人主要依赖进口。1995年前后,ABB、库卡、安川、发那科四大机器人制造商几乎同时进入中国市场,销量从每年几十台到百余台不等,客户则以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主。当时,集中了一批外资、合资和本土汽车企业的上海,则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主要阵地。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2013市场数据显示,从应用行业来看,外资机器人一半应用于汽车行业,在库卡和ABB,这个数字更是将近60%。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资料显示,2012年之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由外资品牌统治。之后国产品牌逐渐爆发,到2015年,已经占据了32.5%的国内市场。

  隶属中国科学院的新松机器人公司则是国产品牌的代表。这家国内首家机器人上市公司的产品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品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洁净机器人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大量替代进口。2014年新松机器人实现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15.50%;2015年的中期业绩预告中,新松机器人实现盈利1.56亿元-1.81亿元。

  2016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